日常生活中,当我们肝脏出现问题时,需要去医院检查肝脏。在做检查时,医生一般会让患者去检查一下肝功能,肝功能检查可以较好的反映我们肝脏的现状,但是肝功能检查的检查单上,通常记录着一堆物质在身体中数值,这时有很多人开始疑惑,检查这些物质有什么用?今天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肝功能的检查单。
肝功能检查一般检查身体中这五个方面的情况。
肝功能检查时,有不少人听过检测转氨酶,转氨酶具体分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。身体中谷丙转氨酶,大部分在肝脏中,这种酶对肝脏的变化比较敏感,当肝脏出现问题时,大量的谷丙转氨酶可能会从肝脏中被释放出来,这时血液中谷丙转氨酶的数量增多,这时在检查肝功能时,可能会出现谷丙转氨酶数值偏高。一般谷丙转氨酶的数值在四十以下为正常,超过四十,那谷丙转氨酶就偏高,这时就要注意,可能是肝脏出现了一些炎症等问题。
谷草转氨酶也是判定肝脏情况的重要参数之一,一般情何况下,身体如果其他部位出现炎症问题,身体中的谷草转氨酶也可能会升高,但是当升到一定数值以后就可能开始出现下降,而如果是肝脏出现问题,那在检测谷草转氨酶数值时,可能数值在一直上升。因为可以导致谷草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,所以谷草转氨酶数值一般会用来做一个检查辅助。
直接胆红素,这个检查数值一般可以用来判定,肝脏是否有疾病问题。身体中的血液红细胞进行新陈代谢,旧的红细胞凋零需要新的红细胞顶替,而肝脏具有造血作用,当肝脏出现疾病问题时,造血功能可能会受到影响,这时血液中新红细胞的产生速度跟不上旧细胞凋亡速度,血液中直接胆红素可能会有所提升。所以检测直接胆红素值一般可以判定肝脏是否有疾病问题。
间接胆红素,它和直接胆红素有所区别,检测间接胆红素一般可以检测一些肝脏疾病的早期问题,如体内贫血问题,当出现贫血等肝脏病变早期问题时,体内间接胆红素可能就会出现上升,但是一般间接胆红素的数值只是判定肝脏疾病的参考,因为肝病的早期表现症状也可能是其他问题引起,所以光靠间接胆红素数值并不能判定一定是肝脏有疾病。
总胆红素,这个是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,两个数值的综合,一般正常健康的人体,总胆红素的数值一般是保持稳定的,如果总胆红素数值出现变化,很可能就是肝脏出现了问题。正常人体的总胆红素数值一般在17以下,如果超过17,一般可能会出现黄疸情况但是症状一般可能不太明显,但是如果超过了34,那黄疸表现可能就会明显,并且总胆红素数值越高,黄疸表现越明显。因此总胆红素一般可以作为判定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参数。
以上就是肝功能检查时,五个项目的相关内容,相信大家对肝功能检查的五个项目有了一定的了解。肝功能五项检查任一项目不能单独拿出来判定肝脏情况,需要五项数据结合才能对肝功能情况做大致判断。